官员们都被他这奇葩的作给惊得目瞪口呆。
皇上思忖再三,还是觉得国债比捐款更靠谱。
底下官员没有给出新的建议。
林满堂却,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皇上没有让我们上战场,只是卖卖嘴
子,出一份力,你们也不肯,怎么敢说自己是忠君为国?”
无论朝臣们再怎么不愿意,可林满堂有皇上的支持,这条谏言很快就通过了,“派发的时候本他们的品级来定。如果是清贵
门,可以少派发一点。”
也有朝臣们觉得自己不是商贾,不出强买强卖的事情。
捐款是无本起利不假,可是大家掏的不干脆。还不如借债呢。
“应该有。”林满堂很肯定。
咱们之前国库没钱,那是没有办法。可今后不一样,去年皇上已经消减免税田,咱们国库今年至少能收到一千五百万税。大家不用担心兑付问题。”
他这话让文官们脸都绿了,却很对武官们的胃口。
大朝会上,皇上宣布应战,问如何筹措军费。
了,国家要予以承兑。”
一般来说,实权大的门接
的商贾比较多。而清贵衙门一般比较清高,很少与商贾来往,皇上此举也算是考虑周全。
这可就把吏尚书给愁坏了。
皇上就算见过大钱,也被他这财大气的架势给惊到,“这么多?底下能有这么多钱吗?”
上回的两百个,他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卖出去。这次的两百个,他上哪找那么多冤大?这不是成心为难他嘛。
他这不就相当于借条吗?而且还直接以国家名义对百姓借钱。
礼尚书
一个
出来反对,“我们良国泱泱大国,如何能借债度日?这传出去有损我们国家威仪。”
官员们看到吏尚书垂
丧气,有些官员幸灾乐祸起来,“以前我有个弟弟要买虚衔,他死活说没名额了。现在好了吧?”
为什么呢?因为以前一个虚衔至少可以免一千亩地的田税,现在只有一百亩,少了九成。
那些肯花钱买虚衔的商贾最看重实际利益。
这些文官可不就是林侍郎说的那样,人家都打你脸,你还在那边跟人家讲理。整一个糊涂
,最正确的
法应该是反手给他一巴掌,他才会老实。
林满堂想也不想就,“八千万两吧。”
直到林满堂提出发行国债,每位官员都要派发一定数目的国债。
“诸位同僚,皇上恤我们当差辛苦,俸禄有限,只让我们帮忙派发。也承诺到期后给予兑付。
皇上细细思量,“采用不记名的方式,这样那些官员就不会有顾忌。”他点了点,“这法子确实不错。以你所见,应该发行多少合适?”
皇上紧接着就让吏尚书这边卖出两百个虚衔。
有人警告他,“你就别笑话他了。人家到底是吏尚书,有的是人脉,这点事对他来说
多少清贵,视银钱如阿堵物,何时见过林满堂这样的官员,张嘴闭嘴全是银子。
“行,待会儿就由你推出。”
林满堂嗤笑,“国家威仪不是打脸充胖子。当有人拿刀杀你的时候,你用同样的办法反击回去。不是满口仁义
德。”
要搁以前,一个虚衔至少能卖五千两银子。可现在一千两都没人要。
林满堂暗暗松了一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