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高高举起,“此物自副使乌承恩房中搜出,吾等姓名俱书其上!”
“臣以十三州之地,十万众之兵降国家,赤心不负陛下,何至杀臣!”史思明将信纸掷在地上,故作悲痛状。
乌承恩见其言及皇帝李亨,连忙辩解:“此事乃太傅李光弼之谋,圣上不知!”说罢伏
于地,以示请罪。
史思明与李光弼结怨已久,此时面上怒色尽显,大步上前,拽住乌承恩的衣领:“吾何曾辜负于你,竟害我到这般田地!”言罢,给一旁狼牙兵使了个眼色,两名狼牙兵一左一右,将乌承恩拖拽至空地,当众杖刑,每一杖皆用了十二分的力气,乌承恩的背脊和腰
被打得血肉模糊。其子乌重义跪在一旁,听得杖击
肉之声,浑
颤抖,扭过
不忍去看。
这时,史思明麾下北平王李归仁站出来,按照早已商议好的剧本煽风点火,大声:“将军何不顺应诸位将领的请求,上书陛下,诛杀李光弼,以告河北万众!”
“不错!”密云郡公李宝臣上前一步,高声附和:“若圣上为将军诛杀李光弼,将军才可安心!”
营中士兵听闻此言,纷纷振臂高呼:“请诛光弼!请诛光弼!请诛光弼!”
一时之间,军中连起响应,呼声不绝。史思明见状,知目的已达,大事可成,于是挥手喝停。走到乌重义面前斥了声:“!”
此时乌承恩已被打得气绝亡。乌重义勉强拖起已经跪得麻木的双
,艰难撑地,摇摇晃晃地起
挪步。不料史思明拿起一把阔背大刀,一刀
穿乌重义的后心,刀锋
出,鲜血四溅。
史思明随手扔了刀,下令:“耿仁智,即刻修表以呈陛下,请诛光弼以谢河北,若不从臣请,臣自领兵,往太原诛之!”
判官耿仁智虽是史思明帐下老臣,却一向忠于朝廷,政见与史思明相悖,闻言立即反驳:“将军先前追随安禄山已是不忠不义,而今上呈此表,如同拥兵挟上,是大逆不之事,吾不能从。”
史思明怒:“你敢抗命!”
耿仁智毅然回答:“人生固有一死,须存忠节。如今将军听信邪说,是在为谋反铺路,与其再拖上几个月,不如让我早些赴死。”言罢,主动跪下引颈,决然:“请速加斧钺!”
“成全你!”史思明怒极,抡起铁棒,向着耿仁智的颅重重砸下,耿仁智遭受重击,伏在地上抽搐,史思明气不过,又举起铁棒砸了数下,加以拳脚。四周
众见此情景,尽皆不忍,不由生出兔死狐悲之感。
乌鸦飞过,落在耿仁智的尸旁嘶哑鸣叫。
史思明扔了铁棒,走至兵众面前,振臂一挥:“传令三军整备,准备南下!”
是夜,范阳节度副使乌承恩谋除史思明事,思明缚之,集兵将于营中,历数其罪,杀副使于帐前。
至此,史思明麾下狼牙军在经历短暂的蛰伏后,再次反唐。
北地的变故牵动着朝堂,一时间风云涌动,另边厢,江湖之中也呈山雨来之势。
范阳之变月余后,谢采终于等到了月泉淮出关,再次与其密会。
此番布局,乃是兵分四路,分别针对万花、七秀、藏剑、少林。
先由香巫教四散播蛊毒,使得求医之人涌入万花谷,造成谷中混乱,再由李崇茂等人趁乱抢夺宝图。
以傲为首的十二连环坞等势力入侵七秀坊,作为疑局,目的是借七秀之乱引来藏剑山庄援助。藏剑人手支援七秀,自
则防守不足,以此调虎离山之计,鬼山会、地鼠门等便可大举攻占藏剑山庄,对藏剑武库下手。
而少林这一边,则由史朝义借朝廷之名,征调少林弟子前去修建祭坛,致使守卫薄弱,待清燕楼与月泉宗行动时可减少些许阻力。
“少林的渡法、渡会颇难对付,到时,还要仰仗宗主了。”谢采言语中带上几分恳切。
月泉淮眸中闪过微光,点了点。他之所以没什么犹豫便应下此事,有两个原因:一来,“不老僧”渡法是与他年龄相仿的同辈人,且为隐世高僧。据月泉淮的推测,这人应当也是有法力在
的,且修为不低。当今之世,修仙者神隐不假,但曾经的血脉和功法传承却并没有真正断绝,总还是会有些
灵元并加以修炼之人。若是与之交手,想必能从中获益良多。二来,就与他这段时间闭关的理由有关――九鼎。结合长白、幽州、东海青铜鼎之间形成的牵引联系,他已推测出第四枚青铜鼎的下落就在嵩山,少林寺山门所在。九鼎往往镇于山腹中,若是少林一方知
九鼎的存在并有所防护,取鼎时想必免不了一番波折,但总要试试再说。
至于史家父子所图谋的曳影剑,他却没什么兴趣。史家父子想要此剑,多半也是为了此剑传说背后的象征意,握所谓“王”在手,为他们的拥兵自立添点法理上的借口。
不过,他到时候仍得派个信得过的人从旁“协助”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