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中华文化,他才能更好的在大明生活下去。
而此时的奉先殿内,朱元璋正看着朱标寄来的信件。
自从上次的赈灾粮贪腐案结束,朱标这是首次传信回来。
信中首先肯定是将苏璟态度描述了一遍,对于给苏璟的补偿,他都欣然的接受了。
“看来苏璟你也没我想象中的富有么。”
朱元璋自语道,脸上颇有几分得意之色。
但他堂堂天子,评价一个商人没有多富有,这话只要说出来,那苏璟就已经赢麻了。
之后,朱标又详细讲述了苏璟和刘兆祥和刘氏米行之间的竞争过程。
连其中苏璟对于朱标的那些教导也全都详细的记录了。
老朱那是越看越着迷啊,苏璟在这场商战之中所运用的手段,运筹帷幄的自信,即便是老朱,也颇为欣赏。
“不错不错,说的好,一力降十会,在优势的时候,就应该正面对抗。”
朱元璋看到苏璟选择和刘氏米行直接对抗,那是忍不住点头道。
这理念,他很是认同。
在战场上,若是一方处于优势,那就应该以正合!
此乃王道!
“想不到苏璟竟然将兵法运用到了商场之中,难怪他如此年轻,能创下如此的基业。”
朱元璋说道。
一边说着,他又想起了老四朱棣。
这家伙当时死乞白赖的想要去和苏璟学行军打仗,当时老朱气得火冒三丈。
现在想来,以苏璟在这场商战之中的表现,指导朱棣倒是绰绰有余了。
“嗯?苏璟仅仅是从这点情况,便推断出了那刘氏米行有问题么。”
朱元璋看到平安米行伙计发现大米的问题上报苏璟,而苏璟立刻察觉到了问题时,又点了点头。
这心思,真是相当剔透了。
这要是在战场上,苏璟这样的洞察力,肯定能够克敌先机。
而当看到苏璟用出隐藏手段,将刘氏米行的账本搞到手时,朱元璋则是说道:
“处事果决,不拘小节,当真是有大将风范。”
能够以王道压过对手,同时在特定的情况下,也不会因为某些原因的限制而不敢去做事。
苏璟这样的表现,在朱元璋的内心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。
作为一个亲手打下江山的皇帝,老朱其实还是更偏向于武将的。
淮西老人之中,武将的数量也是很多。
之前的苏璟给老朱的印象,也就是聪明的刷脑子的家伙。
现在看完苏璟这场完整的商战,看法已经有了充分的改观。
“看来日后标儿登上皇位,苏璟倒是辅佐的第一人选。”
朱元璋自语道。
对于日后朱标如何很好的接管大明,老朱心里早有算计。
有件事一直都是他的心头刺。
大明开国的元勋很多,也多集中在淮西集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