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怎么又说好了?
朱标都被整懵了。
苏璟继续道:“但这个好,是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的足够好。”
“对于统治者有利的事情,自然会被大力的推行下去。”
“这才是科举制度能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最根本原因。”
“它符合统治者的利益,说的直白点,就是对君王有好处,还是大大的好处。”
尽管科举是中华历史上的伟大创举,有着诸多的好的意义,但真正让其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,还是源于其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求。
朱标眉头紧锁,听着苏璟的话,他也在思考着。
科举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原因,真的是这样吗?
“苏师,学生以为,科举让无数读书人有了入仕的机会,而他们入仕之后,拥护科举,才能让科举延续下去。”
朱标缓缓开口道:“仅仅只是君王,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”
不得不说,朱标还是有思考的。
苏璟笑道:“哦,你想法倒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了,不错,善于思考。”
“但很可惜,你的想法,有个根本性的错误。”
根本性的错误?
朱标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,只能说道:“苏师,学生不理解,错在何处?”
朱标自认为自己并没有反驳苏璟的观点,最多只是补充而已。
他实在是不知道哪里错了。
苏璟淡淡道:“错在想当然了,我问你,牛懿,你凭什么觉得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当官之后,会拥护科举制度呢?”
朱标理所当然道:“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么,一个读书人,在没有科举的时候,不论怎么读书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,也当不了官。”
“但有了科举之后,他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,难道他不会感谢科举吗?”
科举改变命运,这便是朱标的观点。
他也不觉得自己想的有什么问题。
苏璟笑了笑,也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,而是说道:“牛懿,那我现在问你另一个问题。”
“如果一艘船载着一船人行驶到一条河流的中央翻了,这时候有个船家过来救人,但他的船小,装不下所有人,若是强行装,那这小船也要翻。”
“这时候,水下的人肯定想上船,但他上了船之后,你觉得他会干什么?”
船和人。
朱标仔细思考着苏璟所说的这个故事,一开始有些诧异,但没过多久,他的神色猛地一震。
“苏师,您是说,这科举便是小船,上船的便是通过科举当上官的那些读书人,他们上船之后,第一时间就是要驱逐那些还在水下的人?”
朱标朝着苏璟猛地说道,语速很快,也相当的激动。
“不错,领悟的很快。”
苏璟点点头道,这样的学生,教起来真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