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,为陛下,为大人肝脑涂地!”
胡惟庸几乎已经跪在了李善长的脚下,这姿态,做足了。
李善长摆摆手道:“惟庸,这些事就不用说了,我此次召你来,是有一件重要的事,要与你说。”
“丞相大人请说。”
胡惟庸弯腰微微靠过去,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。
李善长道:“惟庸,我已经年迈,身体也欠佳,离开朝堂也不会有太久了。”
“丞相哪里的话,您身体还好着呢,再说了,这大明若是没有您这般的肱骨之臣,那陛下岂不是等于少了一臂。”
胡惟庸当即说道,话语中对李善长是极尽之吹捧,无比的恭维。
李善长笑道:“惟庸啊,你会拍马屁,只是好事,但在陛下面前,还是少些为好。”
“惟庸知道了。”
胡惟庸也不反驳,只是恭敬的听着。
李善长继续道:“在我离开朝堂之前,会向陛下建议,提你为中书省参知政事,你要好好为陛下效力。”
“多谢丞相厚爱,下官不胜感激!”
胡惟庸一把就跪了下来,那是情真意切。
从太常少卿到中书省参知政事,这可是一个巨大的飞跃,代表着胡惟庸可以参与到真正的国家大事中去了。
这再往上,几乎就是宰相了。
胡惟庸能不激动吗!
李善长看着跪下的胡惟庸说道:“惟庸,我知道你有野心,也有才能,但我想告诫你的是,戒骄戒躁,切勿骄纵,如此方能平安长袖。”
“丞相大人说的是,惟庸记住了。”
这会的胡惟庸还没有当上宰相,骄纵这种事,暂时和他没什么关系。
他的上头,能压着他的还是有不少的。
这时候,得缩着脑袋。
李善长微微点头,说道:“若你日后有机会,坐到我的位置,那我可告诉你了,有一人,千万碰不得!”
“丞相大人言过了,大人还在,下官又怎敢觊觎大人之位?”
胡惟庸把头低下,言语恳切,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如此。
李善长当然知道胡惟庸这是在做样子,但他并不是很在乎。
人心如此,强求就没意思了。
自己未来不久必要辞官,这是必然的,久在朱元璋身边,李善长可是很清楚,老朱的猜忌心有多重。
想要保全自身,唯有远离权力这一条路。
在这一点上,他是很明智的。
但当过了宰相,体验过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感觉,舍弃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
所以,培养一个后生接替自己的位置就很重要。
这个后生就是胡惟庸。
只要胡惟庸在,那他这个前宰相说的话,就还有些用处。
“将来之事,我也说不好,但我的告诫是不会变的,苏璟此人,将来无论他做什么,你都不要有任何其他的心思,切记。”